公告: ·热烈祝贺省级非遗保护中医药项目赵培印面瘫膏药及其传承人双获政府扶持资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zpymtgy,也可添加13365337166的手机号微信  
习近平强调“抛弃传统文化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山东省卫生志》《淄博市志》《淄博市医药志》《临淄区卫生志》《临淄区志》民国《临淄县志》等官方正史均有百年赵培印面瘫膏药的历史记载:“赵培印祖上赵天津独熬制吊线风膏,治疗面瘫效果独特,深受病家喜爱,求膏者络绎不绝。
 
政府非遗文件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国家卫生部健康报网
淄博市人民政府网
 

赵锡庚先生(1909年-1983年),原临淄区孙娄乡人,开有印泽堂医馆,行医近六十载,是齐鲁大地饮誉乡里的膏药名家。赵锡庚的出生地,就是我国中医鼻祖淳于意的古乡。以淳于意、扁鹊等为代表的齐派中医学作为齐文化中的靓丽奇葩,构成了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赵锡庚家族的中医药绝技,就是植根于齐派医学这片沃土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在传承、发扬光大祖传医术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而且秉持悬壶济世的仁心,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

医术传承

自汉魏以来,医者多据《雷公炮制论》、《太平惠民和剂方》制药,也有的采取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成方制成膏、丹、丸、散。晚清及民国时期,县内自制药品有油膏、腊膏、升丹、降丹、蜜丸、水丸、米丸及各种散剂。著称者,赵台阶制作吊线风(面神经麻痹)膏,至今流传不衰。上述文字,记载于《临淄区志》医药卷。由此可见,赵锡庚家膏药济人的传统可谓由来已久。



打开解放后编辑的《山东省志卫生志》《山东省医药志》《淄博文史资料》等,也多次提到赵锡庚的爷爷赵台阶创制吊线风膏及良好的效果,试举几例如下:

原文1: 解放前,淄博较大私营中药店多用前店后场的形式,自制自售中成药,剂型有膏、丹、丸、散、酒、浆、茶、锭等, 生产品种有200个左右,常年生产 的品种在100个上下。较有名的有:……… 赵台阶熬制吊线风膏药;淄川富春堂药店生产回消丸等。

原文2:1866年,淄博赵台阶独熬制吊线风(面部麻痹证)膏药为民医疾,远近驰名。

原文3:1866年,赵台阶以祖传秘方熬制吊线风(面部麻痹证)膏药为民医病,只图声誉,不要钱、财,远近驰名,求医求药者甚多,但秘方不外传。



从1866年至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赵台阶创始的吊线风膏药经其子赵天津(又名天俊)、孙子赵锡庚、重孙赵培印、玄孙赵富、赵焘、赵友等不懈努力,传承至今,声誉大振。并于2009年获得山东省政府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山东老字号两项荣誉,并获得省政府第一批扶持保护资金二十万元。

        

           发扬光大

赵锡庚祖传面瘫膏药到了他这一代,其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各方面均有突破。在临淄,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者,还是五六十岁的中年人,提及吊线风膏药,都对赵锡庚老先生予以高评。正是由于赵锡庚的执着钻研祖术,精益求精的改良配方,提升膏药效力,乐善好施,才使其祖父赵台阶这项发源于1866年的吊线风膏药得以更进一步辉煌。

赵锡庚出生于1909年,自小受祖辈熏陶,九岁能背诵药性歌诀,熟读祖传医书,幼时每当爷爷采药、制药时,他总是缠在身边,好学多问,深得已是地方名中医的爷爷的真传(见《淄博历史文化遗产概览》)。于十六岁就开始作为助手帮助爷爷与父亲配制膏药,与人诊疾。


他继承祖辈遗志,精于钻研,不断实践,在祖传膏药的改良提升方面,做出了努力。原先,其爷爷与父亲制作的吊线风膏药,存在药效慢、贴用时间长的不足。他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将秘方予以了改良,把一些药物予以增减,最终使得膏药配伍更加合理,既缩短了疗程时间,也使疗效更神奇。尽管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赵锡庚也坚持把发扬祖术放在第一位,不断的提升膏药效果。很多时候,为了实验膏药疗效及有无副作用,他都是亲自试膏,立下了“吾膏必吾先贴之”的规矩,凡是其制出的膏方,都要在自己身上试验,以确保用膏安全。

印泽堂医馆前店售药,由他白天应诊;后店为作坊,供他夜深人静时细心琢磨,炮制膏药。制作工艺上,他不仅完整继承了古法炼制的精髓,而且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将传统技法得以更深层次的丰富,把膏药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工艺演绎得别具一格。选料、浸泡、提炼、升华、炼油、下丹、去火毒、去燥邪、启封、摊涂,步步考究。


在他的努力下,原来仅有一种的面瘫膏药扩展延伸到十多个品种,分别适合于不同的年龄特质、症状,更进一步的实现了中医辩证施治、因症制膏的原则。他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出的老年专用膏、婴幼儿专用面瘫贴、孕产妇专用贴等,疗效显著提高。并且不仅治疗新患面瘫得心应手,也可适合于多年面瘫后遗症患者。相关配方一直延用至今。应当说,赵台阶创始面瘫膏药,到今天已是第五代传承人了,其中作为第三代传承人的赵锡庚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 

乱世坚守 

因为赵锡庚制作膏药治疗面瘫的名声大振,在为无数病患解除痛苦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红。

据赵锡庚老伴生前回忆,约1940年,一位青岛的日本侨民得了面瘫,后来不知怎么就打听到了赵锡庚的面瘫膏药,由村里的保长领着,一下子来了六个人来找他。迫于压力,赵锡庚为这日本人贴了面瘫膏药,经过二十天得以痊愈。于是,这伙日本人带着酒、点心、糖果等礼品二次登门拜访,名义上是来感谢医家的,实际上是来谈强买秘方的事宜。当翻译表达完这个日本人的意思后,赵锡庚一口回绝,任凭日本人威胁利诱、许以高价,赵锡庚仍不为所动。看到他如此坚决,这伙日本人才最终放弃。


日本人没有取得秘方,却造成了“赵锡庚膏药秘方值钱”的舆论,引起了青州一伙土匪的注意。一天晚上,直接来了七八个蒙面人把赵锡庚绑票了进了山洞,要求他必须把秘方说出来,否则,要么撕票,要么通知家里拿100大洋来赎人。因为赵锡庚平时热心肠,其膏药济人,收费很少,100元大洋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僵持了半月,终于传来喜讯:因为这伙土匪为非作歹,民愤极大,被当地的八路军武装给剿灭了,赵锡庚这才得以脱身。但因为长期被蒙着眼睛关在洞里,出来后乍见阳光,眼睛受到刺激,留下了眼疾。


 

            医者仁心 

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建国后,赵锡庚对来求助的面瘫患者坚持善心为本,诚心救治。穷人找到他治病,他非但分文不取,甚至还给一些资助。他还立下店规:救死扶伤,医者天职,穷汉吃药,富人拿钱,世代相传,牢记心田。现在赵锡庚家祖宅大门口还有两块高大、精致的上马石,就是他免费给山里的石匠贴好了面瘫,石匠记在心里,半年后运来的感谢

据赵锡庚本村七十六岁的老人赵荣鑫先生回忆,一九五三年,我抗美援朝志愿军一马车连驻扎该村休整,有一个班在他家西屋住。那时他正上高小,有个吴班长经常和他们一帮小孩玩游戏。一个战士突然得了歪嘴病,这个吴班长就是叫他领着找到赵锡庚家贴的膏药,大约半个月就好了。当时吴班长执意给钱,赵锡庚坚决不要。后来,这个吴班长与赵锡庚成了朋友。 



在赵锡庚住过的祖宅里,挂满了类似“发扬无产阶级革命豪情,不收药费给我们治好了病”、“您是白求恩样精神的传承者”等当时病人赠送的谢匾。当时赵锡庚以发扬祖术治病救人的淳朴心理投入于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议中去,对于很多贫穷的病人分文不收。于是,很多人怀着感恩的心情,用当时最流行的送谢匾、写感谢信等形式来表达对赵锡庚老先生治病救人的感恩之情。然而,丰厚的荣誉没有让家庭的经济有任何改善,反而在文革中等时代,赵锡庚受到批斗。

现年73岁的村老党员赵匡志回忆:文革期间,在破四旧的运动中,赵锡庚的祖传吊线风膏药也受到了冲击。不仅不让他卖膏药,还要接受批斗。那个时候,赵锡庚仍然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白天批斗,晚上就给病人贴膏治病,而且由收成本价“卖膏”改为分文不要的“施膏”。就连临淄区革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小女儿得了面瘫,也是由他领着去找赵锡庚贴膏药。从那之后,对赵锡庚的批斗才得以停止


对于上门求助的面瘫病人,赵锡庚总是热情服务、认真负责的给人治疗。对于一些很远步行来的病人,他还嘱咐老伴管人家饭,安排儿子赵培印借邻居家的自行车送他们回去。直到现在,现年六十七岁的赵培印还能够清晰的记得有一次他骑自行车送张店一位来贴膏药的光棍老汉返回途中,自行车扎胎,步行到家已是半夜三更。

赵锡庚去世后,其子赵培印继承了祖术,也继承了其父忠厚传家、医德济世的美德。现在有了互联网等通讯方式,交通也很方便,所以不仅山东省内的人来上门求助,就连西藏、海南等全国各地甚至于美国、韩国等国外的人也幕名前来。

如果赵锡庚老先生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改良提升的面瘫膏如此深受病家欢迎,并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保护项目、山东老字号等诸多荣誉,他老人应当感到无比欣慰!


“祖辈几代人在以前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一直诚信服务、良心制膏,一百五十多年传承至今,从无间断。现在传到了我这一代,我更是心存敬畏,呵护荣誉,绝不能把祖宗百年来创下的金字招牌砸在我的手里”说起百年的老手艺,赵锡庚面瘫膏的传人赵培印老人总是有着讲不完的往事和心结………

(感谢淄博市档案馆、史志办、省档案馆、政协文史委提供史料)


省市区三级政府均将赵培印面瘫膏唯一确定保护!凡不以“赵培印”为名称的任何膏与我们无任何关系,请谨防上当! 鉴别电话:13365337166

百年赵培印面瘫膏文化馆祝愿您身体健康,平安幸福!!!